《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六末 台灣 王穆提 論議 - 問:受俱門?

文章索引

 
問:受俱門?
 
答:由斯中、大,五受相應。
 
第五、受俱門。
 
遍行之中,餘四義定,不說之也。由遍於不善等故,說中及大遍五受俱,五受皆通不善、染故。
 
有義:小十除三,忿等唯喜、憂、捨三受相應;諂、誑、憍三,四俱除苦。
 
此第一師。除諂、誑、憍,餘忿等七,唯喜、憂、捨三受俱起。非通上界,無意樂故;不在五識,欲界不通苦樂。地獄之中,意無苦故,通歡慼行,亦有喜故。諂、誑、憍三,四受俱除苦,色界樂俱故,以初靜慮有意樂故。
 
有義:忿等四俱除樂;諂、誑、憍三,五受俱起。意有苦受,前已說故。
 
此第二師。七唯欲界繫者,四受俱除樂,欲界意無樂故。「諂、誑、憍三,五受俱起」,此增苦者,意有苦受故,如前數說。
 
此受相應之行相者,
 
此受俱相,如煩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