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六末 台灣 王穆提 論議 - 問︰此中何故但說二無因?亦有不知欲界,乃至第四定以前多身,應計無因故。

文章索引

 
問︰此中何故但說二無因?亦有不知欲界,乃至第四定以前多身,應計無因故。
 
答︰據實亦有地地不知因所從起,執無因者,但宿住通,無想沒顯,但說其一。又約一生,卻尋無想出心已前微細位難見故,彼計無因。餘地前生,因麤易見故,不計無因。
 
「四有邊」者:
 
一、由一向能憶,下至無間地獄,上至第四靜慮天,執我於中悉皆遍滿,便作是念︰「過此有我,我應能見。」故知有邊。
 
二、由一向能憶傍無邊,執我遍滿,故執無邊。
 
三、由能憶下上如初,近、遠、傍如第二不得邊際,於上下起有邊想,於傍起無邊想。
 
四、由能憶壞劫分位,便生非有邊非無邊想,諸器世間無所得故。此四皆憶成壞劫故,得說前際。
 
「四不死矯亂」者,不死謂天,以天長壽,外道執為常住不死。由答不死天無亂問故,得生彼天。今毀之言,名為矯亂。
 
一、念我不知善不善等,有餘問我,不得定答,我若定答,勿他鑒我無知,因即輕笑,我於天祕密義不應皆說等。
 
二、行諂曲者作是思惟:「非我淨天一切隱密皆許記別,謂自所證及修淨道。」故作如前語。
 
三、懷恐怖,而無記別,勿我昧劣為他所知,由是因緣,不得解脫。以此為室,而自安處,懷恐怖故,如前廣說。
 
四、有愚戇專修止行,不能矯言,但作是思︰「諸有問我,我當返詰,隨彼所問,我當一切隨言無減而印順之。」此待未來,亦名前際,然於現轉。
 
又四皆緣先所聞教,皆前際攝。
 
此四:
 
第一、依怖無知;
 
二、行諂曲;
 
三、懷恐怖;
 
四、為愚戇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