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六末 台灣 王穆提 論議 - 問:此十煩惱,何性所攝?

文章索引

 
問:此十煩惱,何性所攝?
 
答:此問起也。第六、性門。
 
瞋唯不善,損自他故;餘九通二。
 
瞋唯不善,一性所攝,不起即已,起必損自他,現世、他世皆名損故。「餘九通二」,此總言也。
 
上二界者,唯無記攝,定所伏故。
 
在上二界,定唯無記,不問俱生、分別皆爾。
 
若欲界繫分別起者,唯不善攝,發惡行故。若是俱生發惡行者,亦不善攝,損自他故。
 
欲界應分別。分別起者,唯不善,一向發惡行故。《對法》第四初,同此說故。俱生者有二:發惡業,亦不善。瞋性定然,餘三少分,損自他故。
 
餘無記攝,細不障善,非極損惱自他處故。
 
即唯除瞋,二見定唯無記性攝,餘三一分。
 
一、由微細;
 
二、不障善,善位亦起故,如第七識俱者;
 
三、非極損自他。五十八說:「數現行故。」并此四因。
 
當知俱生身、邊二見唯無記攝,不發惡業,雖數現起,不障善故。
 
重顯二見唯無記性,不發惡業,所以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