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五末 台灣 王穆提 論議 - 問︰有漏有相,即名相縛;後得有相,應為相縛。

文章索引

 
問︰有漏有相,即名相縛;後得有相,應為相縛。
 
答︰此亦不然,作證解故。
 
既爾,自證應非見縛。
 
此亦不然,體是惑故。
 
若爾,善心見應非縛。
 
此有漏故,煩惱增故,有漏第八之所生故,有漏末那之所增故,後得無漏時能斷此故,有麤重故,不可為例。
 
即通三性皆有相縛,如下第九,自當解釋。
 
麤重縛體亦通有漏,至後當知。
 
依如是義,有伽他言:
 
如是染汙意,是識之所依,
 
此意未滅時,識縛終不脫。
 
無性《攝論》彼亦言「如說」,不知何處論文,然有解云《阿毗達磨經》。五十一中,有此義同,文有少異。以上《攝論》但言施等有於我執,此中通論三性心有。彼據勝顯說故,此頌即彼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