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二末 台灣 王穆提 論議 - 問:云何「異熟習氣」由六識中有漏善、惡熏令生長?

文章索引

 
問:云何「異熟習氣」由六識中有漏善、惡熏令生長?
 
答曰:前等流因是因緣種,其所生果即通八識種。此「異熟因」,增上緣種,即是有分「熏習」「種子」。不以所生異熟之果顯其因性,但舉此「因能變」之因以彰自體,義顯所生,除第七識,可通餘識及五蘊等無記之法。
 
此體唯通善、惡二性,果唯無記。前因「因果」,皆通三性。第七識唯無記,非「異熟因」,勢力羸劣,不感果也。此非異熟,有覆性故,第八不能熏,此中皆不說。
 
明「因能變」,即是「種子」轉變生果。果通「種子」及與現行,自類「種子」亦相生故。
 
《瑜伽》第五「種子」七義云︰「與他性為因,亦與後念自性為因,非即此剎那。」舉因能熏,意顯七識等諸現行法亦名為因,亦名能變。故二「習氣」各舉能熏諸因緣體辨體生果者,名「因能變」。故轉變之義,通現、種也。種因變,唯在第八;現因變,通餘七識。不說我見「熏習」「種子」,離此二外,無別體故,於名言中別離出故,不能別招後果生故。
 
言「異熟」者,如前已釋。「異熟「習氣」」唯依士釋,果是異熟,因名「習氣」故。第八,唯果變,而非因;「種子」,因變,而非果;現七識,亦因亦「果能變」;前六識中異熟無記心等,同「第八識」,唯「果能變」,非能熏故。至下當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