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佛教乃為反對根據出生地建立種性制度、提倡四姓平等以及佛陀自身行儀之和平主義,如 佛陀弟子 優波離尊者,未出家前乃當時賤民階級,爾後 佛陀涅槃之後,結集毘奈耶藏(律藏)。如今之佛教徒,見他人被殺戮而內自歡喜,只因為彼等與自己立場不同,可見異生凡夫愚癡之重是如此之惡。基本之持戒殺卻讚嘆殺、隨喜殺,如何是佛弟子?平日好談空有,可是當面對世俗法時,本性之習氣卻一覽無遺、面目本然。彼說自己飽讀經論,又說自己生活無虞,卻未曾看見異生有情之苦,彼不見彼等所受之苦,又如何生悲心?
傳聞世俗名相之時間管理盛行,然彼等多半行惡法,等到異熟果報享盡,兩腿一伸,亦猶如帝釋天下墮人趣般,福報享盡而眾人皆恐懼遠離,足見世俗善、惡法之可棄。耄耄老矣,世俗即是如此,能與之共享樂,對於老邁腐朽者則多半遠離之。人皆有老,只不過,大多數者,縱使身為親自所生、所育、所養,亦會遠離老而親近幼,老之象徵逐漸邁向死亡,幼則代表生命之新起,故俗人多樂新而懼老,難以保證子孫是否達賢。樂之消亡而苦之將近,不知所蹤,是故今人懼死而樂生、懼病而樂康,其所謂弗亂諸塵而不知所養為何事,談笑者,又如何能避苦而息苦?
殺戮,並不分膚色、也不分東西南北,任何的主義都會產生暴力,因為你信仰你的、他信仰他的,兩者水火不容就產生了暴力,人們不會去探討暴力的本質究竟為何?僅只是於標上去發現各種說詞,而不是去治本。
佛陀的教法常言「同體大悲」,那麼,何謂同體大悲?根據《心地觀》云:「是大菩薩發起如是同體大悲無礙願已,經一念頃惡風尋止,便得順風解脫眾難,得至寶所獲諸珍寶。」又《大虛空藏》云:「若菩薩於一切有情,起同體大悲住於禪定,見來求者悉皆捨施,以福無盡得於寶手令他受用;意樂清淨,心如平地離於高、下,有所悕望豐饒利益,戒清淨故得心無著善護諸根;復能成辦一切施會,得陀羅尼成就辯才。」奘師弟子圓測師《仁王經疏》云:「謂此皆是地上菩薩,得同體大悲,憐念未來惡世眾生也。」雖為地上菩薩得,然於地前若無處處聞思又如何能得?此即無漏種薰故。
智者大師《文句》以「同體大悲為舍」,故云:「一切佛法為國,此義則寬;城語小密,以斷德涅槃,防非禦惡為城;舍語又親,同體大悲為舍也。」又淨土宗善導大師以專修念佛往生極樂為同體大悲,如《觀無量壽佛經疏》云:「縱令釋迦指勸一切凡夫,盡此一身專念專修,捨命已彼定生彼國者,即十方諸佛悉皆同讚同勸同證。何以故?同體大悲故。一佛所化即是一切佛化,一切佛化即是一佛所化。」
又同體大悲者,圓測師引親光菩薩「一切有情為所緣境」,如《深密經疏》言:「親光釋云:『即於一切有情得自他平等,以大慈等平等方便故。』解云:此德慈等為體,一切有情為所緣境,名所緣大。前德以智體故,真如為境。此以慈等為體性故,有情為境,此即《般若論》中同體大悲,故名平等方便也。」天台智者大師又說:「以己之疾,愍於彼疾,即是同體大悲。」如《止觀》說。新羅遁倫師《論記》言:「泰云:由同體大悲無分別定增上力故,隨緣現色不思議,雖定力起,非定境界。又解:由正體智證遍滿故,令後得智遍於法界,隨現勝色身。」故知若無同體大悲,則無可能於無分別定有增上力之用,若無,則亦無後隨現勝色身,同體大悲與正體智不能不說毫無關係,故我基師言:「證真理識,唯正體智;證俗事識,唯後得智。」此中即與上說地上菩薩之事,證真理故。俗人之所以未能觀察聞思「同體大悲」者,乃不具「於一切有情得自他平等」,於末那識未轉下品故,然又無多聞思維觀察,故多落入俱生我執,如基師又說:「未得無漏,第七識中,我執恒起,名常相續,緣恒具故,非如第六意識中執。」所藉緣少,故第七恒常相續俱生我執,非餘與由行相深及相續之故。故知,一般異生凡夫內種現行多以自苦為苦,他苦並非為苦,無自他平等想故,亦能知彼俱生我執之重。
人類應該去思考,何故數千年已過,然人類之理性與動物似乎無有差別?然動物為食物等而爭鬥,人類往往卻較動物更為殘忍,實踐暴力行為的目的往往非為自身饑飽,而僅只是為本無意義之名言,於此名言生起種種執取,不論為語言之暴力或者身體之暴力,二者皆為都是暴力。
根據進化論,人類乃是數萬年以前由人猿進化而來,那麼,至少表現的超越人猿吧?根據基督宗教,其講究三位一體,如聖多馬斯說:「簡言之,我們是一位一體或一體一位。但天主卻是『三位一體』或『一體三位』。在天主內,三位各有其自立,卻又共同自立於唯一的天主之本性或天主性內,共爲一個實體,共有或共是一個存在。因此,我們說天主有三位,卻絕對不可說天主有三個;雖然針對人來說,『一位』和「一個』並無分別。這正是「天主三位一體奧蹟」之所在,是基於天主啟示的信德道理,我們有限的理智無法完全理解。」那麼,先問問自己是否真的於此信德是否真的實踐?又說:「因爲盎博羅修在《論天主教信德》第二章說:在聖父與聖子內,『無任何不相似,而只有一個天主性(divinitas)』;而按希拉利所說,在天主內,『沒有什麼是不一樣的,也沒有什麼是可以分開的』,如質疑3.已說過的。」天主性會與人類的暴力相等同嗎?我想不是。
而根據佛教,人類演變之由來來自於光音天下墮,此天界之天人乃色界天之一,即第二禪之第三天,如 世親菩薩《阿毘達磨俱舍論》云:「初一有情極光淨歿,生大梵處為大梵王。後諸有情亦從彼歿,有生梵輔、有生梵眾、有生他化自在天宮。漸漸下生,乃至人趣俱盧、牛貨、勝身、贍部,後生餓鬼、傍生、地獄。」那麼,至少表現的要超越光音天吧?今之佛教徒僅講究空性,然事實上於過去光音天之種種尚且無能為之,又如何於空性生勝解?因為不能於此生勝解,故有種種遍五趣之修羅趣行。
《中論研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