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文本並且自身透過斷句、標點、句句字字與文句中的空白去分析文本,過程辛苦,但會減少自己對自宗情感上的依賴,而脈絡則會理解當時之時空背景、人類學上之各種歷史依據,如此方不會過於維護自宗,而顯得非理性的研究與學習,每個眾生都認為自宗最勝,然實際上卻遠離了理性的學習佛法。
諸多人為什麼會落在對八、九識、真識、真如等錯解,原因就在於對文本、脈絡二者並不理性的看待。也有許多學者採用西歐哲學諸如康德、黑格爾、尼采、傅柯等作為比較,實際上方法類似比較宗教學。根據文本、脈絡而將同一時代相關諸義經論疏解按照不同語系諸如漢、藏、日、越、韓、巴、尼、中亞語系、傳承、作者去思考,方能去除非理性上的情感依戀、也不會妄自造出文本本身上未說之義、更不會曲解他宗之義。
實際上,許多世俗上的事情也需如此看待,避免自己隨時因為情感上的依賴而帶入偏見。
(圖片說明:日本山形縣慈恩寺。)
推薦閱讀:
彌勒菩薩說:許心似二現,如是似貪等,或似於信等,無別染、善法等是何義?唯識與中觀有何不同見解?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問:玄奘三藏所翻《大般若經》並未說三性,顯見三性說非般若所說。
問:無著菩薩並未認可世親菩薩的唯識學,可見唯識學並非瑜伽行派的正宗。
唯識宗:
A051. 《攝大乘論釋》世親菩薩釋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 新編
A052. 《攝大乘論釋》世親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新編
A053.《攝大乘論釋》無性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新編
天台宗:
天台智者大師全集 B021《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覺意三昧》新編
漢語中觀宗:
相關閱讀: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
《成佛正因》:
菩薩行系列 W003 《成佛正因》-真如、佛性、第八識、無漏種諸義辨正
《成佛正因》第一義空真如但為一切有情依因,阿賴耶識非迷悟依義
《成佛正因》本有性無漏種名為佛性,第八識有漏無漏皆非成佛正因義
《成佛正因》一切眾生中同有真如,共一正因者,即是同數論外道義
《成佛正因》真如非有為法種,真如能生有為法者,違第一無常法為因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