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疑:獨頭意識

獨頭意識者,依《解深密經疏》所說奘師義:「依《瑜伽師地論》所說,非無漏故,應名世間;非現量故,亦名世間。設若如此,則現量以何為體?
答:玄奘阿闍黎說:前五根識皆是現量,散心位時,五俱意識及第一剎那意識亦是現量,定中獨頭意識唯是現量所攝云。《集量論》作者陳那阿闍黎亦說一切定心唯是現量云。」

 

北京靈泰師《成唯識論疏抄》:「若大乘說與五識俱時,意識是現量五識落,除已後念獨頭意識,是比量也。且如眼識正起緣境,得現量時,意識得起。眼識雖得現量時,五識不自言我得現量境也。由如夢中緣夢中緣,又正在夢中緣境時,亦不自知我在夢後窹已,其夢中所緣之境及能緣之心皆落入過去。其覺時意識方知知前境是夢中所見。眼識滅已,意識乃生時五識見分所緣境相分也。能無意識後起,寧許有現量也?此破後念所起獨頭第六識,不許有現量。若五識,且許有現量也。意識緣前已滅境,此又證觀智業。在有所遮故者,若言詮青時,即遮黃、赤等色;若言詮還在,即遮桃花梨花等也。即遮餘色及餘花故,且言青蓮花。據實而言,其青蓮花性離言故,亦言詮不得。今此且不得遮得自相,故,如且言得共相,據實而言,亦不得共相也。」

《成唯識論集解》:「二、獨頭意識有三:
一、夢中獨頭,亦緣十八界,唯是獨影。此夢中境唯是法處收而無本質。
二、覺窹獨頭,通三境,通緣一切有漏、無漏、有為、無為、世出世間有體、無體,空華、兔角三世法故,唯是獨影。若緣自身現行,心心所,是帶質境。若緣自身五根及緣他人心心所是獨影,亦是似帶質初剎那緣五塵少分實色是性境,
三、定中獨頭,亦通三境,通緣十八界,一百法、三世境及真如等,若假若實皆能緣故,是獨影境。又能緣自身現行,心心所故,是帶質境。」

《成唯識論述記》:「分別變者,諸心、心所強籌度義。定心及五識有雖加行生,不皆強籌度,故變必有用。然一念心得成二種,如定心緣十八界,返顯八俱,具有二變。性境不隨心,因緣變攝,獨影、帶質皆分別變。」

《成唯識論述記》又言:「又解︰因緣者,是諸法真實有用種子。若用此種子,故生諸法,心緣變之,變必有用,以能生者,實因緣故。其八俱五數所變之相非實種生,但假種起,故但為境,分別變攝。分別變者,心、心所之總名,隨心、心所之勢力故變,不從真實有用因緣種子所生,彼但為境。無漏亦爾,非必有用。隨其所應,五識相應心、心所及第八識體、五俱意識,或定心所緣,有實種生者,皆因緣變。餘無實用,但名似色、心等,名『隨分別勢力故變』。此解為正,無諸妨難。

由能緣心任運有力,彼所變相從實種生,名因緣變。若能緣心不任運起,雖任運起,而無勝力,所變之相非實種生,名分別變。初必有用,無無用者;後但為境,當情現故,非必有用。若論依他,假因緣起,亦是有用,非是如色有礙等用,稱其自相,名為有用。若第六報心五識俱者,亦隨因緣變,其境或有用。

問︰前所說若隨分別變,但為境,定心及五識所變之境,應全無用。
答︰隨彼實體種子因生,故境有用。

由此故言隨分別者,此是何義?
隨加行義。分別變者,諸心、心所強籌度義。定心及五識有雖加行生,不皆強籌度,故變必有用。然一念心得成二種,如定心緣十八界,返顯八俱,具有二變。性境不隨心,因緣變攝,獨影、帶質皆分別變。」

 

推薦閱讀: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
 
《唯識抄》
 
 
《唯識要義問答》 
 
 
《唯識春秋》
 
《成佛正因》
 
 
 
隨分隨力隨問隨答】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
 
 

《中論研習》

《中論研習》序文、引言

《中論研習》-觀因緣品第一(十六偈)

《中論研習》-觀去來品第二(二十五偈)

《中論研習》-觀六情品第三(八偈)

《中論研習》-觀五陰(五蘊)品第四(九偈)

《中論研習》-觀六種品第五(八偈)

《中論研習》-觀染染者品第六(十偈)

《中論研習》-觀三相品第七(三十五偈)

《中論研習》-觀作作者品第八(十二偈)

《中論研習》-觀本住品第九(十二偈)

《中論研習》-觀燃可燃品第十(十六偈)

《中論研習》-觀本際品第十一(八偈)

《中論研習》-觀苦品第十二(十偈)

《中論研習》-觀行品第十三(九偈)

《中論研習》-觀合品第十四(八偈)

《中論研習》-觀有無品第十五(十一偈)

《中論研習》-觀縛解品第十六(十偈)

《中論研習》-觀業品第十七(三十三偈)

《中論研習》-觀法品第十八(十二偈)

《中論研習》-觀時品第十九(六偈)

《中論研習》-觀因果品第二十(二十四偈)

《中論研習》-觀成壞品第二十一(二十偈)

《中論研習》-觀如來品第二十二(十六偈)

《中論研習》-觀顛倒品第二十三(二十四偈)

《中論研習》-觀四諦品第二十四(四十偈)

《中論研習》-觀涅槃品第二十五(二十四偈)

《中論研習》-觀十二因緣品第二十六(九偈)

《中論研習》-觀邪見品第二十七(三十一偈)

《中論研習》-參考文獻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
 
 
《玄奘三藏譯撰全集》
 
《天台智者大師全集》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菩薩藏佛教學會完整出版法寶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