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疑:意識等說,彌勒《瑜伽》、無著、世親《攝論》、《攝論釋》已說非正理

阿彌陀佛。

XX法師:

一、「內地」用語,按古籍所載,最早者為《史記》所書,如:
(一)、《史記》〈周本紀〉:「襄王乃賜晉文公珪鬯弓矢,爲伯,以河內地與晉。 二十年,晉文公召襄王,襄王會之河陽﹑踐土,諸侯畢朝,書諱曰『天王狩于河陽』」。
(二)、《史記》〈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薄會稽,爲梁、楚、淮南、長沙國:皆外接于胡、越。而內地北距山以東盡諸侯地,大者或五六郡,連城數十,置百官宮觀,僭于天子。」

以上二者主要指陳的為「京畿」之地,亦即非以國家稱呼,而是以地理位置稱呼。

另外,《漢書》〈匈奴傳第六十四下〉:「是以《春秋》內諸夏而外夷狄,夷狄之人貪而好利,被發左衽,人而獸心,其與中國殊章服,異習俗,飲食不同,言語不通,辟居北垂寒露之野,逐草隨畜,射獵爲生,隔以山谷,雍以沙幕,天地所以絕外內地。」以上則以華夷思想作為內、外之說。

 

另外則是先前所言台灣於日本時代,日本國一律讓台灣人稱呼日本本島為「內地」,此等即為殖民主義作祟。

二、《唯識春秋》僅只是以《雜阿含》與法相唯識、中觀等論疏法義文句對讀,pdf檔案約莫九百餘頁。

三、若按血緣論,我應當繼續深入藏語佛教才是,金洲法稱為爪哇人,血緣上追台灣南島語系,在某些語言上是相通的,留言者皆為南島語系如印尼、太平洋諸島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IDqfpibVoA

然金州法稱大師專弘唯識,爾後歷經孟加拉人 阿底峽尊者傳揚至西藏,再由蒙古人(或疑似西藏與蒙古人後代)宗喀巴成立應成中觀,不知法稱當時所用語言除印度當時語言之外,是否有無遺留爪哇語存世,若有,或許台灣純種原住民能得原意。

意識等說,彌勒《瑜伽》、無著、世親《攝論》、《攝論釋》已說非正理;極微等義又與龍樹菩薩《智度》不同,如何於此而不生信?是故應成中觀猶若淨土真宗,於淨土義各自不同。自十四、五世紀後所成自宗者,依《瑜伽》等說而立宗,若無《智度》,等同缺義。意識、賴耶功能各自不同。業若能自生,不異中國哲學道家所言,彼等執自然能生性,非依因緣而能生。彌勒故說持種識能持一切有漏染法等種、無漏淨種所依,若無種子薰習,業能自生等義,類同外道。又藏語應成中觀所用名相,不出瑜伽、唯識所言,所說十地,亦不出瑜伽大論,彌勒所說,總攝華嚴十地,此於大論亦早說明。

四、《舍利弗阿毘曇論》,於胡 吉藏大師多所引用,足見阿毗達摩於陳、隋之際盛行,龍樹菩薩說為犢子部。

五、另外,建議貴寺網站,對於XX師之評語「宗喀巴第三人」莫用之,師若無自稱,後世稱呼,不若妄語?又XX師若為第三人者,那麼,藏語佛教諸大德等,如:賈曹·達瑪仁欽、克主傑等算為第幾人?又現今印度藏語佛教等傳承又有第幾人?切莫引用媒體所說,令師陷於不義。另外又談和平解放等義,我想,世界各地之西藏人並不會如此想爾,此等不若妄語?

六、根本佛教《阿含》五部或七部若不深入,日後總會誤解佛教,所以訓點、疏文、斷句甚至註解、校勘之用途即於此,諸多學人不重視此等義,導致於學出錯,若有時間能自行一一訓點,方能培養日後之基礎。日本印度學者首重訓點,所以諸如《寶性論》等梵藏漢和對勘本,一定先訓點,而非製作圖表。

七、揵椎等與漢語佛教所傳義可能不同,若要追源,也許需要尋找印度文獻,雖現今所說等同於鐘、引磬等義,然本人於尼泊爾所見,彼等多用銅缽發聲,越是純銅之缽,所發之聲越是純淨有力,只需輕輕一敲,隨即能引聲。

八、仁潮師《法界安立圖》應當有閱讀過基師《義林》,然《義林》是否存至於明,則又須待考,若根據《集成編》,當時明國與日本國應當有交流,否則則無能知曉諸作,然明國在當時已經嚴格禁止外來宗教、信仰、文化流入於明國(元世祖 忽必烈母親是基督徒,可能是如此而禁止)。又如基師言無色界無耳識,又《義林》卷第五云:「若定果色不變香、味,《花嚴經》說菩薩鼻根聞無色界宮殿之香;《法花經》云持此經故,光音、遍淨乃至有頂,初生退沒,聞香悉能知。彼界異熟,先無香、味,若非定果,此是何香?非獨變香而不變味,故知定果通香、味等。《法花論》云:「此是智境,鼻根知故。」諸根互用,不可說言。六十五說:「威德定色雖不與彼十有色處自相相應,然得似彼自性顯現。」眼等五根既無相用,香、味二法其用亦無,色、聲、觸三有實用故。根為識依,所變之根,識不依止,可無實用,香、味不爾,其用寧無?香、味、色、觸其類同故。似根但是色等五攝,如前道理,既廣成立,故定果色定具五境,香積佛界定具五故。」

九、可另外下載:thunderbird,firefox公司所創多年,除收發信件外(可瀏覽數年累積之信件與搜尋內容),亦可使用該軟體訂閱法師喜歡之RSS,軟體盡量使用歐美開放原始碼,資訊使用較為安全與保密隱私。
簡體中文版:https://www.thunderbird.net/zh-CN/
繁體中文版:https://www.thunderbird.net/zh-TW/

該軟體可以另外存「eml」檔案,然不知法師所用軟體為何,是否支持?若無支持,則下載該軟體較好。此軟體從二十餘歲續用至今。

十、先前批評中國居士盜版日本出版公司書籍之意,乃在於見到諸多中國友人辛苦於日本工作、生活,逐漸累積之名聲、信任,往往於此種事件發生而一夕之間在日本所過又更為辛勞。境內之人若不知自身行為所代表不僅僅是自己一人,更是代表整個族群,影響大至當地認真工作、認真生活之人帶來了困擾,希望此類事情能逐漸減少。當然,境外也是如此,先前亦說,人在不同地方,應當比當地人更為守法與努力。

十一、《法界安立圖》將台灣描述為琉球,此為台灣古語,然當時歐美諸國稱呼台灣為福爾摩沙,福爾摩沙人為本人身上一部分西拉雅族之先祖為歐美諸國所說之名稱,另外,此圖所說扶南,然扶南為六世紀以前之古國名,若按現今說,越、泰、緬、寮四國領域之內皆有,若說越南,古漢語稱交州、愛州,即是越南,玄奘三藏弟子 大乘燈,即是越南人,義淨三藏與大乘燈師曾於印尼法稱之屬國蘇門答臘學習梵文。

十二、若對台灣有興趣,可再瀏覽台南文史資料庫:
https://tainanstudy.nmth.gov.tw/index.php

麻豆的歷史:
https://tainanstudy.nmth.gov.tw/article/detail/962/read?highlightQuery=%E9%BA%BB%E8%B1%86

以上略說。

 

推薦閱讀: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
 
《唯識抄》
 
 
《唯識要義問答》 
 
 
《唯識春秋》
 
《成佛正因》
 
 
 
隨分隨力隨問隨答】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
 
 

《中論研習》

《中論研習》序文、引言

《中論研習》-觀因緣品第一(十六偈)

《中論研習》-觀去來品第二(二十五偈)

《中論研習》-觀六情品第三(八偈)

《中論研習》-觀五陰(五蘊)品第四(九偈)

《中論研習》-觀六種品第五(八偈)

《中論研習》-觀染染者品第六(十偈)

《中論研習》-觀三相品第七(三十五偈)

《中論研習》-觀作作者品第八(十二偈)

《中論研習》-觀本住品第九(十二偈)

《中論研習》-觀燃可燃品第十(十六偈)

《中論研習》-觀本際品第十一(八偈)

《中論研習》-觀苦品第十二(十偈)

《中論研習》-觀行品第十三(九偈)

《中論研習》-觀合品第十四(八偈)

《中論研習》-觀有無品第十五(十一偈)

《中論研習》-觀縛解品第十六(十偈)

《中論研習》-觀業品第十七(三十三偈)

《中論研習》-觀法品第十八(十二偈)

《中論研習》-觀時品第十九(六偈)

《中論研習》-觀因果品第二十(二十四偈)

《中論研習》-觀成壞品第二十一(二十偈)

《中論研習》-觀如來品第二十二(十六偈)

《中論研習》-觀顛倒品第二十三(二十四偈)

《中論研習》-觀四諦品第二十四(四十偈)

《中論研習》-觀涅槃品第二十五(二十四偈)

《中論研習》-觀十二因緣品第二十六(九偈)

《中論研習》-觀邪見品第二十七(三十一偈)

《中論研習》-參考文獻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
 
 
《玄奘三藏譯撰全集》
 
《天台智者大師全集》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菩薩藏佛教學會完整出版法寶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