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無著菩薩所造,有三譯:一為後魏佛陀扇多譯,二卷。二為陳真諦譯,三卷。三為唐玄奘譯,三卷。前二謂之攝大乘論,後一謂之攝大乘論本。法華玄義私記一末曰:「玄贊要集云:西方攝大乘經有七百卷,此方不來,有一品名攝大乘品,造攝大乘論解之。」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攝大乘論
印度瑜伽行學派重要的著作,無著論師造,又稱攝論,為攝論宗的根本要典,為「十支論」中的「廣苞大義支」。我國有三種譯本,一者後魏佛陀扇多譯,凡二卷,此譯本雖最早譯出,但由於他沒有譯出世親的《釋論》,所以影響不大。二者陳代真諦譯,凡三卷,此即「攝論宗」所依的論典。三者唐代玄奘譯,凡三卷。西藏亦有譯本,凡四卷。
本書係解釋《大乘阿毘達磨經》的攝大乘品,以瑜伽行派的觀點,闡述大乘教義,以其內容賅攝大乘佛教之一切聖教法門要義,故稱《攝大乘論》。
---【唯識名詞白話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漢語佛典系列:
推薦閱讀:
彌勒菩薩說:許心似二現,如是似貪等,或似於信等,無別染、善法等是何義?唯識與中觀有何不同見解?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問:玄奘三藏所翻《大般若經》並未說三性,顯見三性說非般若所說。
問:無著菩薩並未認可世親菩薩的唯識學,可見唯識學並非瑜伽行派的正宗。
菩薩行系列:
菩薩行系列 W003 《成佛正因》-真如、佛性、第八識、無漏種諸義辨正
唯識宗:
A051. 《攝大乘論釋》世親菩薩釋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 新編
A052. 《攝大乘論釋》世親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新編
A053.《攝大乘論釋》無性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新編
天台宗:
天台智者大師全集 B021《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覺意三昧》新編
漢語中觀宗:
相關閱讀: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
《成佛正因》:
菩薩行系列 W003 《成佛正因》-真如、佛性、第八識、無漏種諸義辨正
《成佛正因》第一義空真如但為一切有情依因,阿賴耶識非迷悟依義
《成佛正因》本有性無漏種名為佛性,第八識有漏無漏皆非成佛正因義
《成佛正因》一切眾生中同有真如,共一正因者,即是同數論外道義
《成佛正因》真如非有為法種,真如能生有為法者,違第一無常法為因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