詢問了阿姨是否喜歡現在林口的變化?她回答說:「不喜歡,現在的林口太商業了,以前的林口不會塞車,現在太多外來人口。我女兒每天上下班到工廠都不能開車,只能騎機車,因為怕塞車。還是以前的林口好。」阿姨很不滿意林口現在的風格,一直說著以前的林口純樸簡單的好。
《攝大乘論世親釋》卷十云:「今當顯示佛受用身即自性身不應正理。
色身可見故者:佛受用身,色身可見;非佛法身。由此非理,故受用身,非即法身。
又受用身,有佛眾會差別可得;法身無有。如是差別。由此非理,故受用身,非自性身。
又受用身,隨勝解見。如契經說:或見佛身,唯有黃色,或見佛身,唯有青色。如是廣說。
若受用身,即自性身;此自性身,應不決定。體不決定,名自性身,不應正理。由此非理,故受用身,非自性身。
又受用身,一類有情,先見別異,即此後時,復見別異。非佛法身,自性變動。由此非理,故受用身,非自性身。
又受用身,有諸天等,種種眾會,常相間雜;非自性身,有此間雜。由此非理,故受用身,非自性身。
又轉阿賴耶識,得自性身。若受用身即自性身;轉諸轉識,復得何身。由此非理,故受用身,非自性身。由此六因不應理故;二不成一。」
或許這就是台灣人普遍的想法與價值觀,大樓再怎麼多又能如何?除了增加壓迫感之外,居住的沒有以往的舒服了、車輛也多了起來。然而諸多新建案的社區建築群,或許也是為什麼許多新住民都跑到林口的原因之一,當然公設比應當也是頗高,而建坪與地坪實際上真的得到的也會被砍掉三分之一了。如果又與台北市相較之下,林口的人口不擁擠,也算是其優點,移居到林口者多半為退休族或者外國人居多,而已故台塑集團王永慶先生以前的工廠也設在林口,他就是靠這個土地發跡到全世界,就連現在稱霸世界的富士康集團的郭台銘見到他本人,也必會謙恭有禮、鞠躬致意。然這也是題外話了。
竹林山觀音寺記得小時候曾與母親來過一次,當時應當為小學時期,年紀大了,總是記得過往而忘卻現在的時間,當時的觀音寺附近尚且有遊樂園,現在則無,改成公園、堤岸之湖與老人活動中心。而寺內面積規模與裝飾雖採用中國閩南式建築的風格,然我在中國福建福州等城市,卻也沒見過如此維護完好的佛寺,就連曾經印製大藏經的福州開元寺也已經凋零。或許也是台灣人受到多種文化影響下,才產生了保護眼前所有之文化財導致。
偶然一發,卻又能發現過往與現在的同與不同。
推薦閱讀:
彌勒菩薩說:許心似二現,如是似貪等,或似於信等,無別染、善法等是何義?唯識與中觀有何不同見解?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問:玄奘三藏所翻《大般若經》並未說三性,顯見三性說非般若所說。
問:無著菩薩並未認可世親菩薩的唯識學,可見唯識學並非瑜伽行派的正宗。
唯識宗:
A051. 《攝大乘論釋》世親菩薩釋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 新編
A052. 《攝大乘論釋》世親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新編
A053.《攝大乘論釋》無性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新編
天台宗:
天台智者大師全集 B021《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覺意三昧》新編
漢語中觀宗:
相關閱讀: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
《成佛正因》:
菩薩行系列 W003 《成佛正因》-真如、佛性、第八識、無漏種諸義辨正
《成佛正因》第一義空真如但為一切有情依因,阿賴耶識非迷悟依義
《成佛正因》本有性無漏種名為佛性,第八識有漏無漏皆非成佛正因義
《成佛正因》一切眾生中同有真如,共一正因者,即是同數論外道義
《成佛正因》真如非有為法種,真如能生有為法者,違第一無常法為因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