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在日本繪畫、文化方面,特別講究師承,台灣早期也是如此,必須進行三跪九叩的儀式拜師學藝,好的老師總是一開始要你模仿跟他一樣的畫風、到了你能夠熟悉整個畫風之後,他會要求你不能完全按照他的畫風去進行創作,技法是保留的,但風格與構圖則不能一模一樣,否則,就是抄襲。一開始要你模仿乃在於你的基礎尚未打好,爾後要你有自己的創作風格,則是要你青出於藍、不必局限於一宗,否則你的創作不是你的創作,而是模仿品。但如果達不到先師之境界,那麼繼續模仿,也沒什麼可恥的,畢竟要產生真正的原創,需要歷經數十年。
那麼,兩者有何不同?真的畫伯繪師是藉由經年的模仿訓練你的基本功,而非要你繪畫的與他一模一樣。而藉由文本翻譯再修改成為自己當地語言的作品,則是抄襲,因為沒有原創精神,雖然加入自已的意思,但八、九成以上都是原創者所研究的內容,後者,往往是現代學者所走的路。這類的學者,往往一接觸後,就能知大概,螺絲釘看似沒什麼作用,但往往要觀察一件事物是否真有實力與原創性或者如實按照文本敘說而不加入自己的想法時,螺絲釘的察覺,特別重要,一架飛機螺絲釘沒有鎖好,就會導致整架飛機運行的速度、安全、載客量,更何況是對文本的了解。
抄襲,很容易。《管晏列傳》說:「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可惜的是,往往進行這項抄襲工作者,衣食不僅足夠還很發達。
玄奘三藏直傳弟子慈恩基師說:「《仁王經》 言:『世界虛幻起,譬若虛空華,如影實皆無,因緣故誑有。』《攝論》 亦言:『亂相及亂體,應許為色識,及與非色識,若無餘亦無。』心逢俗境,應作是觀。」俗人於境界生起執著虛空華真實有,實際上就像影子一樣並沒有真實體性存在於世界,以遍計執取因緣而誑說為有,後引攝論證此亂相與亂體乃為色、非色識生起,於識上若說無識則於其亂相與亂體亦是無有,俗人緣於俗境要避免不斷執取其實有,應作如是觀察。
日本藝術巨匠 東山魁夷畫伯的作品,除了於市川市東山魁夷美術館能夠見到外,最主要的是在日本 長野県信濃美術館東山魁夷館(休館改建中)設立其代表作於內,另外能夠於長野新幹線出口處見到魁夷畫伯之作品,近來也於日本羽田機場陳設其作品,只不過運用的是現代數位化技術的陳列方式。
推薦閱讀:
彌勒菩薩說:許心似二現,如是似貪等,或似於信等,無別染、善法等是何義?唯識與中觀有何不同見解?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問:玄奘三藏所翻《大般若經》並未說三性,顯見三性說非般若所說。
問:無著菩薩並未認可世親菩薩的唯識學,可見唯識學並非瑜伽行派的正宗。
唯識宗:
A051. 《攝大乘論釋》世親菩薩釋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 新編
A052. 《攝大乘論釋》世親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新編
A053.《攝大乘論釋》無性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新編
天台宗:
天台智者大師全集 B021《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覺意三昧》新編
漢語中觀宗:
相關閱讀: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
《成佛正因》:
菩薩行系列 W003 《成佛正因》-真如、佛性、第八識、無漏種諸義辨正
《成佛正因》第一義空真如但為一切有情依因,阿賴耶識非迷悟依義
《成佛正因》本有性無漏種名為佛性,第八識有漏無漏皆非成佛正因義
《成佛正因》一切眾生中同有真如,共一正因者,即是同數論外道義
《成佛正因》真如非有為法種,真如能生有為法者,違第一無常法為因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