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學佛者之通病

許多人學佛總有一個毛病。

那就是覺得自己所學為大乘佛法而貶抑所謂的小乘、南傳佛教。不論是學中觀、還是唯識、淨土、禪宗、藏語佛教等,幾乎都有這種毛病。他們總是說,這些南傳佛教否定大乘佛教的教理與傳承、甚至菩薩道的說法與大乘佛教不同而覺得這些南傳佛教者實在可憐憫,總想去救贖這些人。然而實際上,沒有誰能夠救贖誰,只有自己覺醒才能救贖自己。而自身往往學佛僅有幾年,他就會犯上一種毛病,總認為學者的研究為真、而不欲深入契經,甚至認為學二乘阿毗達摩的教法是為了圓滿大乘的教理,也就是說,二乘阿羅漢聖者的說法與解脫道在這批大乘行者看來,實在是微不足道的自了漢,心生慢心而不知檢討自身對於一切教法的了義之說,總想去救贖他人。

 

實際上,南傳、北傳、藏傳這種說法,也僅是按照地理位置、政治思考去判斷佛教的傳播,而事實上,沒有誰能取代佛陀的說法與教理,基師《義林章》關於了不了義說的非常好:
「了不了義,略有四重:
一、法印非印門;
二、詮常非常門;
三、顯了隱密門;
四、言略語廣門。

法印非印門者,法印有三:
一、諸行無常;
二、涅槃寂靜;
三、諸法無我。
或說四鄔拕南,加有漏皆苦。

若一切教為此三種理印所印等,名為了義;違三法印等,非了義經。

由此道理,三藏三乘十二分教無非了義,能捨煩惱、業及苦故;諸外道教非了義經,不能永捨惑、業、苦故。」以法印非印門之三法印或加上四法印者,皆為了義經,此中總攝一切教,當然也包含南傳佛教,離開了三法印或四法印,皆為不了義契經,而現今所謂的了義、不了義則變成了我學的宗派比你還殊勝,所以我的是了義的,你的是不了義的這種貶低他者之心態,然事實上,真了義者,必知三法印等遍於一切教,離此,則無了義教。又或者所謂的了義、不了義之說,乃在於異生對於契經的了解、不了解而稱為了義、不了義,於經論名句文身不深透思維觀察、也不修止觀去逐漸伏除自身種種不善心所,總想於世俗名利上、或者頭銜上有所得,此中則為不了義,於佛法中並不算真正了解。

佛說五乘、三乘、一乘等教,乃在於攝受不同有情,許多人執著唯有一乘為真,反而去批判他宗為假,然一乘之建立在於理上為一乘之說,倘若眾生因為契證之道路選擇不同,也是其追尋道路不同,無需多所批評、多增慢心,你能夠說追尋阿羅漢解脫道之路與所謂的菩薩道卻實際上為追求的是人天善法之無種性者為劣嗎?

那麼,為什麼許多人總想去救贖他人而不救贖自己?多半皆為慢心所致。覺得自己有師承、傳承,以自己所在的文化圈作為中心,於潛意識中也這麼思維佛法,所以才有這樣的偏差。

一位真正的菩薩道行者,他只看見一切有情皆為所緣、皆為其師,而不會見一切有情於自身不如。

這在許多初學佛者中大抵上皆有這樣的毛病,不論這初學者學佛十年、二十年、甚至一輩子都能稱為初學佛者,因為你不了解三法印等理,而總想用自身的主觀意識型態去建立你自己所認為的菩薩道去貶低他者之解脫道,而菩薩道與解脫道有互相違背嗎?若能於世間工巧明等無記性了知此等有漏法皆苦,而不認為追尋工巧明所累積財富、名聲之世間有漏善法為真、為貪、為愛,則於此方能結合為一起。否則,許多自認為追尋菩薩道者,往往卻更貪濁於世間種種欲愛、名利,然佛陀告訴我們這些都是不真、虛妄,你卻還在執著為真實有,不是愚癡是什麼?

 

 

推薦閱讀: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
 
《唯識抄》
 
 
《唯識要義問答》 
 
 
《唯識春秋》
 
《成佛正因》
 
 
 
隨分隨力隨問隨答】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
 
 

《中論研習》

《中論研習》序文、引言

《中論研習》-觀因緣品第一(十六偈)

《中論研習》-觀去來品第二(二十五偈)

《中論研習》-觀六情品第三(八偈)

《中論研習》-觀五陰(五蘊)品第四(九偈)

《中論研習》-觀六種品第五(八偈)

《中論研習》-觀染染者品第六(十偈)

《中論研習》-觀三相品第七(三十五偈)

《中論研習》-觀作作者品第八(十二偈)

《中論研習》-觀本住品第九(十二偈)

《中論研習》-觀燃可燃品第十(十六偈)

《中論研習》-觀本際品第十一(八偈)

《中論研習》-觀苦品第十二(十偈)

《中論研習》-觀行品第十三(九偈)

《中論研習》-觀合品第十四(八偈)

《中論研習》-觀有無品第十五(十一偈)

《中論研習》-觀縛解品第十六(十偈)

《中論研習》-觀業品第十七(三十三偈)

《中論研習》-觀法品第十八(十二偈)

《中論研習》-觀時品第十九(六偈)

《中論研習》-觀因果品第二十(二十四偈)

《中論研習》-觀成壞品第二十一(二十偈)

《中論研習》-觀如來品第二十二(十六偈)

《中論研習》-觀顛倒品第二十三(二十四偈)

《中論研習》-觀四諦品第二十四(四十偈)

《中論研習》-觀涅槃品第二十五(二十四偈)

《中論研習》-觀十二因緣品第二十六(九偈)

《中論研習》-觀邪見品第二十七(三十一偈)

《中論研習》-參考文獻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
 
 
《玄奘三藏譯撰全集》
 
《天台智者大師全集》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菩薩藏佛教學會完整出版法寶書目》